Tuesday, May 22, 2012

Restoration for heritage buildings in George Town.


 As reported in China Press.

黃漢偉:空置老屋獲修復

檳州房屋委員會主席黃漢偉說,1999年屋租統制法令被廢除后,許多人因為負擔不起昂貴的屋租,已遷出喬治市;入遺后,這些古蹟建築物自然大受投資者青睞,售價水漲船高。

他指出,喬治市入遺帶來的其中一個重要影響是,一些空置多年的老屋獲得重新修復。

黃漢偉回應本報記者詢及,越來越多投資者買下老屋,導致喬治市人口流失一事,這么說。

黃漢偉舉例,在光大八爪魚天橋旁的樂台居也空置多年,喬治市入遺后,獲得投資者修復,也讓年輕一輩的檳城人認識這些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。

他說,入遺后,喬治市核心區,如南華醫院街、牛干冬及愛情巷一帶,出現許多餐飲店、精品店及生活館,在喬治市打造人文藝術空間,也為古蹟區帶來新面貌。



(檳城18日訊)房地產經紀陳友新指出,喬治市世遺區的老屋自從入遺后,一些價格甚至漲價至少3倍,其中位于古蹟核心區牛干冬的老屋價格,已漲到每平方尺800令吉以上。

他說,喬治市入遺確實讓外國投資者對喬治市的戰前屋趨之若鶩,包括新加坡、澳洲、英國和意大利等國家。

他接受《中國報》訪問時指出,目前喬治市古蹟核心區的老屋售價,已漲高至每平方尺600至800令吉。

“古蹟緩衝區的老屋價格,則從每平方尺400至500令吉。”

陳友新指出,打銅仔街、愛情巷、南華醫院街及牛干冬是其中最受投資者青睞的地點,價格也最高。

須依指南修復
他說,許多投資者買下老屋后,將之打造成精品酒店、餐廳和咖啡館等,也有一些選擇買來居住。

“觀音亭后巷、打銅仔街、調和路、田仔街及日本橫街,是外國人會選擇來居住的地點。”

他說,目前喬治市的老屋至少有200至300間戰前屋已轉賣給投資者,一些甚至一次性買一整排;至于一些屬于大家族的古蹟建築物,一般上不會轉賣。

陳友新說,喬治市入遺前,一般上年輕人都不會購買戰前屋來居住,而比較喜歡買新房子。

“如今,一些三四十歲的青年,也會選擇購買戰前屋。”

他指出,世遺區的古蹟建築物要修復,都需要經過喬治市世遺機構的批准,至于售屋方面,除了訂下外國人購屋的最低價,政府沒有其他的限制。

他不認為,戰前屋賣給投資者后,會導致世遺區冷清清,因為都有用來作為商業及居住用途。

No comments: